杨镇的龙灯会是在清朝康熙年间产生的,以其北方特点浓郁,造型完整雄伟,表演粗犷奔放而闻名,历经数百年,能够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民族本色,在全国传统民间花会中未见雷同,是传统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杨镇龙灯拥有11种套路,包括三起头、戏蛛、绞头、二龙出水、别寨笆、托塔、滚龙、三环套月、跳龙、戏水、金龙盘玉柱。这些套路大都可以根据场地、时间、气氛自行编排,演出形式非常灵活多样,造型大气,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魅力。特别是采用清代康熙年间的鼓谱,一直沿用铙鼓钹伴奏,善于以具有威慑力的震撼力量来控制气氛,在全国的传统传统艺术中实属罕见。
杨镇龙灯属和议会、上供会,最早是祭祀活动之一,随着时代的推移,渐渐演变为娱乐乡亲,增加节日气氛的活动,虽然在功能上有所改变,但是龙灯的技法、套路、伴奏的鼓谱都沿袭了数百年,演变而成现在的杨镇龙灯表演形式,以适应传统表演的需要。其传承、沿袭的轨迹清晰明了,具有历史保护价值。
龙灯会的习俗在杨镇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每逢我国的传统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他们就会大显身手,舞起“巨龙”呈现出一片浓浓的东方气概,欢歌颂盛世,舞龙庆吉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恭贺佳节。他们的表演气氛热烈,场面壮观,引动万人空巷,说笑唱跳,亢奋激昂。舞龙这种奇妙的文化艺术形式,既丰富了杨镇周边城乡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杨镇龙灯对人民生活生产的影响和作用。
(数据来源:顺义文化馆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