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册
简介

骆驼属(学名:Camelus)是偶蹄目、骆驼科下的一个属。头较小,颈粗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褐色。眼为重睑,鼻孔能开闭,四肢细长,蹄大如盘,两趾、跖有厚皮。尾细长,尾端有丛毛。背有1~2个较大驼峰,内贮脂肪。骆驼的皮毛很厚实,冬天沙漠地带非常寒冷,骆驼的皮毛对保持体温极为有利。骆驼的厚毛发可以反射阳光。被剃毛后的骆驼会多出50%的汗以避免过热。皮毛同时帮助骆驼隔热。绒毛发达,颈下也有长毛。上唇分裂,便于取食。

骆驼属颇能忍饥耐渴,每饮足一次水,可数日不喝水,仍能在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区活动。由于它们鼻内有很多极细而曲折的管道,平时管道被液体湿润着,当体内缺水时,管道立即停止分泌液体,并在管道表面结出1层硬皮,用它吸收呼出的水分而不致散失体外;在吸气时,硬皮内的水分又可被送回体内。水分如此在体内反复循环被利用,故能耐渴。胃分3室(缺少瓣胃),可以反刍。性情温顺,常单独活动,食粗草及灌木。骆驼的体温晚间为34摄氏度,白天高达41摄氏度,只有在高于这个体温,骆驼才开始出汗。单峰驼主要见于苏丹、索马里、印度及附近国家、南非、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双峰驼主要分布在亚洲及周边较为凉爽的地区。

(概述图参考来源:)

动物学史

骆驼由新生代始新世时期(距今约5500万年)北美洲的原柔蹄类进化而来,该属有双峰驼和单峰驼两个种,通称骆驼,又称橐驼,属反刍类。在中国境内生存的骆驼主要是双峰驼双峰驼分布于高寒的亚洲沙漠地区,其中以中国和蒙古等国家为多数。中国的双峰驼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宁夏,以及山西、陕西、河北的北部地区

1000万年前生活在北美洲,骆驼远祖越过白令海峡到达亚洲和非洲,并演化出双峰驼和人类驯养的单峰驼。单峰骆驼在数千年前已开始在阿拉伯中部或南部被驯养。约于公元前2千年,单峰骆驼逐渐在撒哈拉沙漠地区居住,但是在前900年左右又再次消失于撒哈拉沙漠。它们大多是被人类捕猎的。后来埃及入侵波斯时,冈比西斯二世把已经被驯养的单峰骆驼传入波斯地区。被驯养的单峰骆驼在北非被广泛使用,而直到后来,罗马帝国仍然使用骆驼队带着战士到沙漠边缘巡逻。可是波斯骆驼并不适合用来穿越撒哈拉沙漠。在第4世纪,更强壮和耐久力更强的双峰骆驼首度传入非洲。开始有愈来愈多的人使用它们,因为该种骆驼较适合作穿越大沙漠的长途旅行之用,且可以装运更多更重的货物。这时,跨撒哈拉贸易终于得以进行。

形态特征

头较小,颈粗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褐色。眼为重睑,鼻孔能开闭,四肢细长,蹄大如盘,两趾、跖有厚皮,都是适于沙地行走的特征。尾细长,尾端有丛毛。背有1~2个较大驼峰,内贮脂肪。骆驼的皮毛很厚实,冬天沙漠地带非常寒冷,骆驼的皮毛对保持体温极为有利。骆驼的厚毛发可以反射阳光。被剃毛后的骆驼会多出50%的汗以避免过热。皮毛同时帮助骆驼隔热。它们的长腿也让它们远离火烫的地面。骆驼有两种:具有1个驼峰的,称为单峰驼(Camelus dromedarius);具有2个驼峰的,称为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体长约3米,高2米以上,前后两峰相距约0.5米。绒毛发达,颈下也有长毛。上唇分裂,便于取食。

双峰驼

头体长3.2~3.5米;肩高1.6~1.8米;体重450~680千克。巨大的有蹄类,背上有两个驼峰。头小,颈长而且向上弯曲,体色金黄色到深褐色,以大腿部(股部)为最深。在冬季颈部和驼峰丛生长毛,有双行长长的眼睫毛和耳内毛抵抗沙尘,而缝隙状的鼻孔在发生沙尘暴时能够关闭。野生双峰驼比家养双峰驼体型较小而轻捷,它的驼峰显著地小且吏接近圆锥形,毛被也较薄。

单峰驼

单峰驼一般体长2.2~3.4米,体高1.8~2.1米(比双峰驼稍高,但是腿更长,所以比双峰驼要轻),体重450~600千克。背腰上仅有一个脂峰,体型较轻,体躯较短,毛少皮薄,颈细长,四肢修长,蹄盘较大。鼻梁稍凹,额部隆起,无额顶长毛。鬃毛只生长到颈上缘的中部。嗉毛也只颈下缘的1/3处。在前肢的上膊和前膊部不像双峰驼那样有长而密的肘毛,而是从肩胛顶部肿端,密生10~15厘米长的卷曲毛。

耐粗饲

骆驼嘴尖齿利,体高颈长,向下能采食3~5厘米长的短草和低矮的灌木,向上能啃食丛林枝叶甚至高达2~3米的乔木。骆驼口腔构造较特殊,口角以及上下唇的外缘生长着密密麻麻的短毛,上齿垫坚硬,两角有长而呈锥状的角质化乳头、齿缘突起呈锯齿状、齿面宽、臼齿冠高;下颌比较灵活,能够带动下颌左右移动,磋磨饲料(见图3)。骆驼的上唇很敏感,能拣食矮小的植物;在嘴的周围有特别硬的组织,采食时不致于被带刺的植物刺破;口内粘膜有厚的鳞状组织及长1~2厘米的乳突,骆驼的唾液腺发达,唾液黏稠,可以抗御带刺食物的刺伤。如能采食猫头刺、碱蒿、白刺、梭梭、骆驼刺等,也能采食密生螫毛的植物,如荨麻等。这些也得益于骆驼口内粘膜有厚的鳞状组织及长1~2厘米的乳突,以抗御带刺食物的刺伤。

耐饥饿

沙漠地带植物奇缺,饲草料资源匮乏,但骆驼还是顽强地生存着,其以极强的耐饥饿能力,适应着环境,即使是几天几夜缺草断料,仍然能活动,甚至使役。骆驼在水草丰盛的夏秋季节采取大量采食,日采食量可达32.1~33.6千克,并转化为脂肪贮存在驼峰和腹腔内。当冬春无草缺草季节,贮存在驼峰和腹腔内的脂肪成为能源支撑机体的活动。同时,骆驼以安静来降低代谢水平。

耐干渴

动物适应于荒漠的条件是能够采食含有大量水分的植物(如仙人掌类),并移栖于水源附近;能够充分利用代谢水;排泄浓尿及近乎干燥的粪便,以减少水分的消耗;有较好的体温调节机制,以控制体温;在高温时期具有减少活动,利用荫蔽的习性,以减少水分蒸发。骆驼就具备了这种适应能力,骆驼虽然在水的蓄积方面比较弱,但对体内水的重吸收能力是最强的。它的鼻腔很大,鼻甲骨呈卷轴状,因此大大增加了鼻黏膜的面积,呼吸时能使呼出气体中的水汽在鼻道中冷却并加以回收。这种解剖结构很好地节省了水分。

耐炎热

沙漠地带气温变化无常,既有高寒又有高温,沙漠的吸热性,夏季中午可使地面温度达到70℃左右。作为“沙漠之舟”的骆驼依然行走中酷热之中,显示出其超强的耐热性。

耐寒冷

骆驼是恒温动物,一般在外界温度变化时,保持恒定体温,体温的恒定,赋于动物抗热但更加抗寒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骆驼能够利用内分泌和神经系统来实现体温的自动调节。内分泌系统中是由甲状腺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去适应季节性的短时性的温度变化。其中甲状腺与缓慢性的季节性的温度变化相联系,而肾上腺主要是应付瞬时性的温度变化。骆驼的生活地带气温常在-20~-30℃,最低气温甚至达-45~-50℃,但骆驼仍能正常生活。

耐风沙

沙漠草原地带风沙频发,骆驼既要行走在沙漠上,又要适应风沙的吹刮。骆驼以指(趾)枕着地,第三、四指枕愈合成一宽厚柔软的蹄盘,内为弹性组织和弹性纤维细胞囊,外为角质层、厚0.6~0.9厘米。当前肢着地时,蹄盘面积增至68~71.5平方厘米,使之不陷入沙中;抬腿时,蹄盘面积缩小到62~65.5厘米,便于运步,蹄盘前缘有两个弯向前方的角质蹄爪,除作起卧支点外,主要在沙地行走时能固定指枕不向后滑,从而防止滑倒。骆驼一但遇到大风飞沙天气,就会半闭双眼,借助长而密的下垂睫毛来防止沙尘进入眼睛,同时泪腺分泌泪液去除进入眼球表面的尘土。骆驼长有狭长而斜的鼻孔,呈裂缝状。从解剖学上看两个鼻孔都有一条管道通道鼻中沟,鼻孔外缘组织柔软且可张合自如,其孔内又丛生鼻毛,管道弯曲而多皱,这些解剖结构有效地湿润空气,起到过滤尘沙的作用。

厌潮湿

陆地动物的共同特点是喜干燥温暖,厌潮湿寒冷,骆驼也不例外,它不适于在高湿高温环境下饲养。潮湿影响骆驼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因潮湿而患病,尤其是在春季要特别注意,避免骆驼在潮湿地面卧息而患病。

嗜好盐

由于荒漠干旱地带降水远远低于水蒸气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使得这一地带植物含盐量偏高。骆驼生活在干旱荒漠地带,久而久之,产生了喜食含盐分高的植物的偏好。同时,所饮用的水也属盐碱性湖水。所以骆驼有很强的嗜盐性,正常情况下,能够在10千米以外嗅到的盐池或碱滩的气味并长途奔跑就食。在舍饲环境下一定做好骆驼的盐分补给。

群集性

骆驼的合群性,虽不如其它家畜强,但仍有其一定的群集性,在牧场上三五成伙,分散采食,只有当放牧员收拢归牧或遇有大的惊扰时,才集结成大群活动。母驼的合群性与护群性较强,在出牧归牧时都能互相关照,当发现驼羔不在自己身边时,就用高吭的声调呼叫,当发现驼羔遇有敌害时,则猛扑过去保护驼羔。骟驼的合群性次予母驼,公驼只有在配种季节才有强烈的护群性,主动寻找母驼,组成自己的、配种小群,如其它公驼或骟驼进入小群,则严加驱赶,在非配种期,常离群远走,自找水草。

栖息性

在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骆驼行走与栖卧的方向都有一定规律,在夏秋炎热时期,一般是头迎太阳,顶风行走,顶风栖卧。晴朗无风天喜卧于高燥的地方;天阴凉爽,则无固定走向和卧向。夏秋两季,骆驼喜选高燥、通风凉爽的地方采食和栖息。冬春骆驼一般是顺风行走,顺风卧。骆驼冬春则喜在低洼、避风、暖和的地方活动。骆驼如遇阴雨、风雪和风沙弥漫的天气,无论在何季节都愿顺风沙、雨、雪的方向行走和栖卧。在牧地上采食时喜分散,休息时则喜群居。并愿在干燥无草、表土疏松,过去曾有骆驼卧过的地方数峰群卧栖息。

分布范围

单峰驼:主要见于苏丹、索马里、印度及附近国家、南非、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

双峰驼:主要分布在亚洲及周边较为凉爽的地区,如蒙古国、中国、哈萨克斯坦、印度北部以及俄罗斯;而驯养的双峰驼主要分布在中亚的一些国家,如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北部和印度的荒漠草原,向东可延伸到俄罗斯的南部、中国的西北部、蒙古的西部。双峰驼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等地区的干旱荒漠和草原;双峰驼青海省主要分布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及其周边,如乌兰县、都兰县、大柴旦等;在甘肃省主要分布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地区及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雌性

母驼的初情期是指其出生后发育到开始出现发情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母驼开始具备了繁殖机能。由于骆驼为诱导排卵型动物,因此,与其他哺乳动物不同的是,骆驼在发情时不伴有自发性排卵,只是在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时,母驼表现发情。

双峰母驼初情期开始的年龄为2~3岁,以3岁受胎、4岁产羔者较为多见,但在自然放牧的驼群中,也可见到3岁产羔。对已知其准确年龄的104峰母驼的调查表明,第一次产羔的年龄14%是在3岁,62.8%是在4岁,14.91%是在5岁。骆驼初情期的开始不仅与其年龄和体重有关,而且也受其他因素,如营养点气候、环境等影响。

单峰驼在2~3岁时已开始有性活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直要到4岁时才开始配种,第一次产羔是在5岁左右。曾经有人试图用孕马血清促性腺素诱导单峰驼提前进入初情期,虽然大多数母驼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素后会发生反应,但早期胚胎死亡率比较高。

在放牧和管理条件下,母驼多在3岁时开始配种过早配种会影响母驼本身及胎儿的发育。在印度的大多数地区,第一次配种是在4~5岁,以后随着管理技术的改进,从1989~1990年,第一次配种的年龄减少到平均为1108.73天,第一次产羔的时间平均为1882天。母驼的繁殖能力可维持到18~20岁,但20岁以上产羔者也并非罕见。

中国双峰驼的繁殖集中于冬春两季,但开始发情的时间因地区及地理环境的差异而有不同,这可能和地理位置、海拔、气温及个体的营养状态有关。例如在青海海西州,当地海拔为2100米左右,地理位置为东经98°,北纬37左右。根据试情及卵巢检查表明,母驼开始发情的时间,87%是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在内蒙古的阿拉善右旗,当地海拔为1400米,母驼也多集中在12月份及型年1月中旬发情。在中国甘肃的酒泉、古浪、安西等地,母驼的发情多集中于1月下旬。

有些母驼在第一个卵泡开始发育之前,卵巢上有1~3个直径超过5毫米的小卵泡出现,可存在10天左右,但是最大直径一般达不到10毫米,此时母驼不表现发情症状,只有等到以后出现正常卵泡时才发情。一般来说,在发情季节初期,母驼卵巢上有这种卵泡时多不发情。

有些母驼虽然卵巢有直径10毫米以上的卵泡,也不发情,试情时拒配或不表现明显的性接受行为。如果强行交配,也可引起排卵,且能受孕证明该卵泡发育正常。这种情况可能和其他动物在发情季节内第一次发情时的安静发情相同。

发情季节开始之后,母驼陆续发情受配,怀孕后大多不再发情。母驼发情的外部征候很不明显。至4月中旬以后,公驼不再表现明显的性欲,难以用试情来检查是否还有母驼发情。因此,母驼的发情季节结束的时间一般也认为是在4月中旬;此后母驼进入休情期,但在此以后数个月的休情期中,母驼的卵巢上仍然有卵泡发育,只是卵巢的机能不如在发情季节旺盛。在休情期,卵巢上的卵泡仍然可以发育到成熟,用外源性激素如绒促性素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也可引起排卵。

一般认为,单峰驼也是季节性多次发情的动物,但关于发情季节开始及结束的时间在不同研究及不同地区之间差别较大。例如在苏丹,单峰驼的发情季节为3~8月份;在巴基斯坦为12月份至翌年的3月份;在索马里为4~5月份;印度为11月份至翌年3月份;在埃及为12月份至翌年5月份;而在沙特阿拉伯,如果营养状况良好,则母驼全年均可发情。

雄性

公驼的初情期是指它发育到具有繁殖机能的时期,此时在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的雄激素的刺激下,开始出现性反射,能够和母驼交配,并出现第二性征,睾丸内开始有精子生成。因为雄激素的产生要比精子的生成开始得早,所以一般都是在出现了性反射以后,才有精子的生成。

双峰驼初情期开始的年龄,在大多数地区为3岁左右。公驼出生后几个月即在行为上表现爬跨其他母驼。

单峰驼第一次出现发情的时间也是在3岁左右,此时身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在驼群中难以有机会交配。

进入初情期后,虽然公驼已具备了繁殖的能力但在驼群中由于成年公驼的统制而难于有机会进群交配,而且配种过早会妨碍骆驼本身的发育及后代的品质,因此要求公驼在体成熟后才可用作配种。体成熟就是公驼的生长发育已经基本完成,具备成年驼所固有的形态及机能。

双峰驼开始配种的年龄一般为5~6岁,个别发育好的公驼在4岁时也可用来配种。

单峰驼虽然也在3岁时达到初情期,但其完整的性行为要在6岁左右时才能表达出来,有时甚至要延迟到8岁才能配种。

一般认为,双峰公驼15岁以后配种能力逐渐降低,但有的公驼在20岁以后仍然能够配种。单峰公驼的配种能力,在10岁以前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然后基本维持恒定,18~20岁时才开始降低。

在繁殖上公驼与其他家畜明显不同的是,有明显而严格的发情配种季节,这一特点与许多野生动物十分相近可能是在其发育进化过程中由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这种特点在双峰驼尤为明显。

大多数双峰公驼在11月下旬就有性活动开始的迹象,例如彼此咬腿、咬尾巴、爬跨、互相对抗等,逐步在驼群中建立统制地位,这种争雌现象虽然不像野生哺乳动物那样激烈,但也十分明显。每峰公驼在占有了一定数量的母驼,组成了自的群体以后,驼群就相对稳定,其他公驼进群交配的机会极少,一旦试图进群,则会遭到该群中统制公驼的厮咬。母驼也很难逃脱占统制地位的公驼的统制,一旦其试图脱逃,会遭到公驼的攻击。因此,放牧时,牧工常用公驼赶群。

虽然公驼开始表现性活动的时间较早,但一般都是在12月中旬才明显开始发情。发情季节纬束的时间为4月中下旬。因此,公驼的发情季节约为4~5个月。发情季节内,公驼个体之间不但有发情程度上的差异,而且发情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也有很大不同,因此,有“冬疯驼”和“春疯驼”之分。

“冬疯驼”是指从12月上旬到翌年1月上旬这一时期开始发情的公驼,这些公驼一般都是膘情好、体力强壮的公驼,它们的发情现象一开始就比较明显,经过数天或十余天即很珏盛。在辅助交配的情况下,配种能力可以维持到2月下旬到4月上旬。末期虽然仍能交配,但性欲降低,交配持续的时间短,发情的外表现象也逐渐消失。自由交配时则配种能力仅能维持到2月中旬到3月上旬。发情的开始过程一般较快,而终止的过程则是逐渐的。首先开始消退的是发情的外表现象,然后性欲逐渐降低,甚至消失。这时公驼的食欲增加,还渐恢复到发情季节前的状态,人接近时尖叫或喷草沫。

“春疯驼”是指从2月上旬至中旬开始发情的公驼,这类公驼一般都年龄较小,膘情差,它们从发情季节开始也表现有性欲,也能使母驼受孕,但不敢和身体强壮的壮年公驼相抗衡,因此,不敢进群,只能在群外游荡,性兴奋也受到抑制仅轻微表现有吐白沫、发嘟嘟声、磨牙;枕腺有少量分泌物,枕腺与前驼峰或其他物体摩擦,和体力相等的公驼对抗等行为。只有在体强公驼不在附近时,才偷偷进群交配,然后又被逐出群外。等到2月份冬疯公驼的发情减弱后,它们才表现明显的发情现象。发情停止的时间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个体的发情持续时间差异较大。

除上述情况外,有的公驼,尤其是青年公驼,在整个发情季节中发情现象都不明显,性欲不强,即使能够配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

单峰公驼虽然也为季节性发情,但其发情的季节性变化不太明显,在某些热带沙漠地区,甚至发情没有任何季节性变化。例如,在屠宰场收集的标本表明,单峰母驼除在5月份、8月份、10月份以外的任何时间都可怀孕。但这种特点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一般认为,单峰驼的性活动从11月份至7月份最为明显,而在其他时间则相对较弱,但仍可与发情母驼交配受胎。

保护级别

野生双峰驼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 ver 3.1——极危(CR)。

野生双峰驼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

野生双峰驼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Ⅰ级。

种群现状

虽然单峰驼仍约有1千3百万存活,但是野生物种已经濒于灭绝。双峰驼曾经分布广泛,主要为家畜。2006年8月数据显示,中国境内的野生双峰驼仅存约500峰,全世界仅存800余峰。因为骆驼作为役用畜的作用随着机械化的进程而减弱,所以数量越来越少,已经快要成为需要受保护的动物。澳大利亚中部有估计多至70万头野生化骆驼,它们是19世纪20世纪初被引进作为运输用途的骆驼后代。这个种群数量以每年约11%的速度增加,由于侵占了饲养绵羊所需的有限资源,南澳大利亚政府已决定使用空中射杀的方法屠杀这些骆驼。

主要价值

从公元前5世纪起,中东、埃及和撒哈拉地区的居民用单峰驼代替马运输商品和旅行。单峰驼成了名副其实的“沙漠之舟”。

双峰驼驼肉纤维较粗,脂肪含量少,瘦肉多,驼乳脂肪球小,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属于“绿色食品”,适合于当今人们追求的饮食需求;驼绒是上等的毛纤维,是毛纺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双峰驼因其善于长途奔跑,善辨风向,被分布区当地群众常驯养作运输用。

物种文化

1976年,蒙古以双峰驼为形象,发行了面值为50图格里克特种硬币11228枚。

1994年,中国以双峰驼为形象,发行了面值为10元人民币的特种硬币35000枚。

1970年,吉布提以单峰驼为形象,发行了面值为100法郎的特种硬币。

2000年,索马里以单峰驼为形象,发行了1先令的特种硬币。

zhua曲子白渡白颗

*类型:
*标题:
请选择
  • 简介
  • 动物学史
  • 形态特征
  • 双峰驼
  • 单峰驼
  • 耐粗饲
  • 耐饥饿
  • 耐干渴
  • 耐炎热
  • 耐寒冷
  • 耐风沙
  • 厌潮湿
  • 嗜好盐
  • 群集性
  • 栖息性
  • 分布范围
  • 雌性
  • 雄性
  • 保护级别
  • 种群现状
  • 主要价值
  • 物种文化
  • 新增标题
*内容:
语音文件
文件要求:MP3
完善信息,绑定手机号可以获得20积分哦~
亲~您确定要退出登录吗?
绑定成功

获得 20积分